一、YZD-1B濁度儀概述 在標準中,CIE 第十七版對濁度給出了如下廣義上的定義: 由于不溶性物質的存在而引起液體透明度的降低。在工業用水試驗方法中,濁度是表示水的渾濁度的物理量。由于不能用分散在溶液中的微粒的狀態定量地表示濁度,因而一般采用光學的方法與標準濁度進行比較來間接測定濁度。本儀器采用散射光原理,用福爾馬肼(Formazin) 標準濁度液可直接指示NTU單位。其*的定位結構,確保了儀器的準確測量。本儀器廣泛應用于工礦企業、醫療、環保、食品、釀造、紡織等部門對水及其它液體渾濁度的測定、控制和管理。 二、YZD-1B濁度儀工作原理
原理與結構示意圖 當二束波長不同的單色光入射到被測溶液表面時,溶液中的不溶物將使入射光產生散射,散射光的強度與溶液中不溶物的密度(代表濁度)成正比。 I=KN U0=MI=MKN=KN 式中I——光電接收器的輸出電流,它與散射光強度成正比; K、M、A——系統常數 可見放大器的輸出U0 直接代表濁度值。 本結構采用兩個不同波長的單色光光源,其直接效果是使被測樣品的顏色對測量結果造成的影響減至zui小。 三、儀器技術指標 1、測量范圍:0~200NTU 2、測量精度:0~10NTU應≤10%FS(FS為200NTU) 10~200NTU應≤3%FS(FS為200NTU) 3、重現性: 應≤1/2測量誤差 4、分辨率:0.1NTU 5、穩定性:預熱10分鐘,零漂3個字/1分鐘 6、電源:220V±10% 50HZ 7、功率:≤5w 四、儀器特點
本儀器是以散射濁度的測定方法進行設定的,它具有以下特點: 1、 二束不同波長的單色光,因此對樣品顏色造成的測量誤差相當小; 2、 能在一試樣槽中進行0~200NTU范圍測定; 3、 儀器功耗小,光源壽命特長。
五、儀器結構
六、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
(一)操作方法 1. 工作環境 a.儀器放置于堅固而又平穩的工作臺上; b. 儀器放置于防潮、防腐蝕、光線不宜太強的環境中; c. 儀器工作于 220V±10%,5OHZ,無大容量電設備干擾環境中,且必須接地良好。 2. 測量步驟 a. 接通電源,打開試樣室蓋2,把零NTU水放入試樣槽內,然后放入試樣室,預熱10分鐘,此時,為了保證測量精度,將校正旋鈕3按順時針方向調到底,然后調節調零旋鈕3,使儀器顯示 00.0 狀態; b. 把標準濁度液(通常取 100NTU) 放入試樣槽內,然后放入試樣室,調節校正鈕4,使儀器顯示 100.0 狀態; 為使儀器的調零和校正更精確、測量更準確,重復 a、b 步驟 1-2 次即可使用; c. 把被測濁度液放入試樣槽內,然后放入試樣室,儀器顯示即為被測溶液的濁度值。 (二)注意事項 a. 必須保持測樣室的干燥與清潔,尤其是光源系統; b.必須保持試樣槽表面清潔; c. 為了保證測量的精度,試樣槽按放采用燕尾槽結構,因此須熟練使用和維護好此結構; d: 為了保證測量的精度,在測量過程中,可經常進行調零和校正; e. 試樣槽設有水位線,請每次使用以此為標準,以確保測量的精度。 七、故障及排除 本儀器如出現異常,通常情況下是由于操作不當,不注意保養和維護等原因所造成的。對此,一般可按下表進行檢查,若檢查后仍原因不明,可與我廠維修。 表中常見故障及排除 現象 | 原因 | 維修 | 儀器*不動作 | 電源未接通、保險絲斷 | 檢查電源線、插座、開關 | 無信號輸出或信號微弱 | 光源燈不亮 光路不暢 信號線脫落 | 檢查光源燈接插件 檢查光路中是否有異物 重新接上信號線 | 讀數不穩 | 進線電壓不穩 大容量用電設備干擾 接插件松動 | 保持進線電壓190V~240V 關掉大容量用電設備 連接好接插件 |
八.儀器成套性
1、主機一臺; 2、試樣槽一只; 3、電源線一根; 4、標準濁度液一瓶(100NTU);
DDS-100散射光濁度儀 1、 產品標準號 Q/320283DAJ11 2、 計量證號 蘇制02830148 號
附錄: 1、 無濁度水的設備 a.將蒸餾水通過孔徑為 0.02μm的濾膜,棄去前250ml的濾液,然后收集過濾水,作為無濁水,用來調零以及配制標準溶液。 b. 在要求不是非常嚴格的情況下,可以采用二次蒸餾水或純度大雨5MΩ的去離子水作無濁水使用。 2. 標準濁度液的制備 a. 溶液 Ⅰ——溶解1克硫酸肼(NH2)•H2S04 于蒸餾水中并在容量瓶中稀釋至 100 毫升。 溶液Ⅱ一一溶解10克六次甲基四胺(CH2)6N4蒸餾水中,在容量瓶中稀釋至 100 毫升。在一只 100 毫升容量瓶中將 5 毫升溶液 I 和 5 毫升溶液Ⅱ混合,在25±3℃溫度下放置24小時,稀釋至刻度并混和之,此懸濁液濁度為40ONTU。所需標準濁度按此標準濁度(40ONTU) 稀釋之。 b. 福爾馬肼( 甲月替 ) 標準制備參見《水質標準檢驗法》中 GB5750-85。
濁度液稀釋對照表 需配溶液濃度(NTU) | 吸取原液體濃度(NTU) | 吸取原液體積(ml) | 所配溶液體積(ml) | 10 | 400 | 2.5 | 100 | 100 | 400 | 25 | 100 |
|